2025FoodexJapan part 3

最頂極的魚『鳢兆』蒲鉾

2025FoodexJapan 食品展發現第三個有趣水產攤位,是「ヤマサ蒲鉾株式会社」的『鳢兆』蒲鉾,

蒲鉾歷史與臺灣

蒲鉾(かまぼこ)是日本傳統魚漿加工技術,歷史可追溯至平安時代,最初的蒲鉾魚糕是以竹輪的產品形式呈現,且使用製作魚糕的魚類是淡水的鯰魚,蒲鉾與山椒鳢(山椒佃煮切花痕虎鰻)也是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前品嘗到最後晚餐的兩道料理。

蒲鉾魚糕製做技術後傳至台灣,明治43年(1910年)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工商課水產股成立,爾後臺灣總督府從日本本島神奈川縣招聘蒲鉾魚糕製作教師,辦理講習會傳授蒲鉾魚糕教學,大正9年(1920年)臺灣引進機械動力船隻與冷凍技術,北臺灣基隆捕獲的鯊魚漁獲量大幅增加,1930年代臺灣總督府為處理鯊魚捕撈過剩問題,改良出以鯊魚漿製成的蒲鉾配方魚漿製品,也就是現今基隆知名浦鉾變體名產「吉古拉」與「甜不辣」。

關西「祭典之鱧」

狼牙鱔日語漢字稱鳢,臺灣稱虎鰻,在日本傳統和食發源地關西視做最好的食用魚類,狼牙鱔屬白肉魚也是作蒲鉾魚糕的頂級食材,狼牙鱔「鳢」的最好食用季節為產卵前產卵中(04~19月),狼牙鱔「鳢」這段期間恰逢京都八坂神社的「祗園祭」、大阪天滿宮的「天神祭」,因此又稱為「祭典之鳢」。

狼牙鱔「鳢」製作的鱧の湯引き(白灼切花痕虎鰻),更是京都當地高級知名懷石料理餐廳「祉園 川上」的知名料理。

蒲鉾魚糕與日本的節慶、喜慶、祝賀、社交上有深厚的送禮締約關係,在新年、婚禮、成年禮、升遷、榮退、拜賀…,皆會送禮傳統的紅白蒲鉾魚糕,紅色象徵驅邪,白色代表純潔。

蒲鉾魚糕製作

蒲鉾魚糕製做有蒸、烤、炸、煮,四種製造方式,當日參展的『鳢兆』蒲鉾是以蒸後再烤方式完成,所以僅簡易介紹蒸烤製作工序,取虎鰻魚肉搗碎擂饋成魚漿狀後,調味並加入少量澱粉放置在木板上定型,經蒸煮再烤製而成。

參觀當日可惜「ヤマサ蒲鉾株式会社」的展示攤位,僅將『鳢兆 大阪 燒』『鳢兆 小板 燒』『鳢兆 小板 赤』蒲鉾放置在冷藏展示櫃作介紹,並無實際試吃的推廣。

2025FoodexJapan會場內禁止拍照攝影,故擷取參展者官方網站上相關圖片,作為2025FoodexJapan參訪攤位的介紹內容,後續有趣水產攤物的參觀介紹敬請期待!

#食魚教育

#產地到餐桌

#食魚飲食文化

#水產專精

資料引述&來源:

《臺灣の水產》〈(ヘ)調味品〉(1920年;頁80;臺灣總督府)

《臺灣愛國婦人》(神戶牛大賣出,大蒲鉾御賣出)(1915年;第75期;頁65)

《市場魚貝類圖鑑》 – (ハモ)

日殖時期,愛國婦人會雜誌,基隆蒲鉾店販賣廣告,資料來源:《臺灣愛國婦人》(神戶牛大賣出,大蒲鉾御賣出)(1915年;第75期;頁65)
「ヤマサ蒲鉾株式会社」的『鳢兆 大阪 燒』產品照,圖片來自:https://e-yamasa.shop-pro.jp/?pid=183541720
「ヤマサ蒲鉾株式会社」的『鳢兆 小阪 赤』產品照,圖片來自:https://e-yamasa.shop-pro.jp/?pid=183541739
「ヤマサ蒲鉾株式会社」的『鳢兆 小阪 燒』產品照,圖片來自:https://e-yamasa.shop-pro.jp/?pid=183541749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